CD107a:免疫细胞活性评价的又一利器——CD107a 流式检测方法与知识大放送

首页    免疫细胞科研进展    CD107a:免疫细胞活性评价的又一利器——CD107a 流式检测方法与知识大放送

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的文章中,我们经常会看到CD107a指标,那么究竟CD107a是哪路神仙?为什么可以用来评价免疫细胞的杀伤毒性?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07a?如果读者的研究方向与细胞溶酶体或者自噬有关,那么大名鼎鼎的溶酶体相关膜蛋白(Lysosome-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-1,LAMP1)你肯定听过,LAMP1在溶酶体膜稳定性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,它也是溶酶体抵抗自身水解酶自我攻击的重要保护机制。没错,CD107a其实就是LAMP1,惊了个呆,看似毫无联系的两个东西竟然是同一个东西。那么接下来,请听小生我细细道来?

 

何为CD107a

 

我们都知道,NK细胞主要是一类溶解性免疫细胞,它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机制依赖于一个称为“脱颗粒”的过程。因此在NK细胞的胞浆中储存着大量预先合成的细胞溶解性颗粒,这些颗粒中含有多种不同的蛋白,包括穿孔素(perforin)、颗粒酶(granzyme)、组织蛋白酶(cathepsin)等。当NK细胞在外周中穿行遇上靶细胞后,会与靶细胞之间形成免疫突触,随后这些颗粒会将其内容物释放到免疫突触中,导致靶细胞裂解。同样地,T细胞在接受TCR信号刺激活化后也会迅速脱颗粒,通过T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的免疫突触释放细胞溶解性颗粒。

LAMP-1,也就是CD107a,是一种存在于溶酶体中的高度糖基化跨膜蛋白。在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(CTL)中,CD107a是溶细胞颗粒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,它位于囊泡膜的内侧,其高度糖基化的部分隐藏在腔侧,短尾则暴露于细胞质中,与反式高尔基体产生相互作用,介导蛋白经溶酶体途径的分选[1]。

CD107a可以用来评价NK细胞或者T细胞活性的原因就是:一旦颗粒到达NK/T细胞的浆膜面,颗粒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,CD107a随即暴露在细胞膜表面,这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效应细胞(NK/T细胞)免受脱颗粒相关的自杀机制[2, 3],可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。目前研究表明,CD107a分子的膜表达可以直接反映NK细胞或者CTL的脱颗粒过程,从而反映其杀伤功能。此外,还有大量研究在CD107a的膜表达与NK细胞或者CTL的细胞毒性活性与细胞因子分泌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,使其成为评估针对各种刺激物(包括肿瘤细胞)的免疫细胞细胞毒性反应激活的可靠检测方法。

此外,CD107a还有两个同胞兄弟,也就是CD107b(LAMP-2)和CD63(LAMP-3)它们均属于同一家族,同样表达在NK细胞、CTL细胞颗粒囊泡表面。但相比于CD107a,NK细胞激活诱导CD107b膜暴露的程度较弱,而CD63的膜表达则与NK细胞激活无明显的相关性。因此不宜用CD107b和CD63来表征NK细胞或者CTL细胞的脱颗粒活性。

 

CD107a用于评价NK/T细胞细胞毒性的证据

 

图1 Perforin与CD107a的表达表现出最高程度的相关性[2]

图2 NK细胞激活后高表达膜CD107a分子[1]

注: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通常作为NK细胞毒性评价的参照细胞,K562细胞不表达MHC-Ⅰ类分子,可促进NK细胞激活。PMA/ionomycin(佛波酯/离子霉素)可诱导NK细胞活化,与蛋白转运抑制剂(BFA/Monensin)联合使用,则可使诱导的细胞因子滞留在胞内,有利于后续检测。

图3 CD107a膜表达与NK细胞IFN-γ, TNF-α分泌以及对K562细胞的裂解活性表现明显的相关性[1]

注:该文章中还指出CD107a可能成为比IFN-γ, TNF-α等细胞因子更有效的NK细胞活性指标。CD107a的可检出量较高,在较早期即可出现变化,膜表达动力学变化与NA细胞靶细胞裂解率变化表现出相似性。

 

 

CD107a的流式检测方法

 

以上说了那么多都在强调CD107a可以作为NK细胞以及T细胞活化的检测标志物,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CD107a的流式检测方法。我们以文献[4]中NK细胞CD107a表面表达检测作为例子介绍,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活化T细胞CD107a的表面表达的检测。

  • 实验所用靶细胞: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(不表达人MHC-Ⅰ/Ⅱ类分子)

  • 效应细胞:人PBMC细胞

01

细胞培养

K562细胞培养条件:K562细胞用25 cm2或者75 cm2的细胞培养瓶置于37℃,5%CO2条件下培养,每隔2-3天补液处理,维持细胞培养密度在106/mL左右,一周左右离心换液。

02

PBMC分离

(1) 新鲜的人外周血样(肝素抗凝)用1×PBS按照1:1的比例进行稀释。

 

注:血液的新鲜程度影响PBMC的分离效果,尽量在采集24 h以后进行PBMC分离以维持其较高的活性。稀释血液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红细胞的聚集,提高单个核细胞的收获量。

(2)取预热的淋巴细胞分离液15 mL加至50 mL离心管中待用,小心沿管壁加入35 mL稀释后的血液,使稀释血液重叠于分离液上方。

注:分离液使用前需提前预热至室温(18-25℃),温度过低会导致淋巴细胞丢失过多,温度过高则影响淋巴细胞活性。分离液应直接加至离心管底部,切忌浸润四周管壁,加入细胞悬液则不能扰乱两者界面以影响分离效果。根据血液样本量大小,选择合适体积的离心管,一般稀释血液与分离液的体积比为2:1~3:1。

(3)室温条件下2000 rpm离心20 min,避免振摇。密度梯度离心后,离心管内分成四层,从上往下分别是:顶层主要是血浆;白色云雾状层为PBMC;分离液层;最底部是红细胞和粒细胞。见图4。

 

注:分离的转速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样品做出调整,离心后若白色云雾层中还掺杂红细胞,则需要提高转速或者延长离心时间;若淋巴细胞丢失过多,则需要降低转速或者离心时间。

(4)小心吸取中间白膜状的单个核细胞层于另一15 mL的离心管中,加入10 mL 1×PBS充分混匀。

注:一般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1×PBS进行洗涤。

(5)室温条件下1500 rpm离心10 min,弃上清,再用1×PBS洗涤细胞2-3次。

(6)用10 mL预热的完全培养基充分混匀细胞,取少量细胞进行计数,并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死(活)细胞。

(7)调整PBMC细胞密度至2×106/mL,置于37℃,5%CO2条件下培养,有必要时以100 U/mL的IL-2支持生长。

图4 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后细胞的分层情况[4]

 

03

PBMC+靶细胞共培养

(1)K562和PBMC细胞(也可用IL-2激活的纯化的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)计数。

(2)PBMC在200 g室温条件下离心5 min,随后用预热的新鲜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至2×106/mL左右。将PBMC分成两份,一份加入浓度为10 μg/mL 的人anti-NKG2D抗体,另一份加入IgG作为同型对照抗体。置于37℃,5% CO2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 h,随后用1×PBS洗涤PBMC,离心除去未结合的抗体。

(3)阳性对照培养基配制:配制含 100 ng/mL PMA以及2 μg/mL ionomycin(用于NK细胞激活的阳性对照)的完全培养基。

注:新鲜配制的PMA和ionomycin分装后置于-20℃避光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两者的工作浓度分别为50 ng/mL和1 μg/mL。

(4)洗涤后的PBMC和K562细胞均在200 g室温条件下离心5 min,调整PBMC细胞密度至107/mL,K562细胞密度至106/mL,即控制效靶比在10:1。

注:具体的细胞密度或者效靶比可根据预实验结果做出灵活调整。

(5)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各加入两种细胞悬液100 μL,人anti-CD107a抗体10 μL,置于37℃,5% CO2恒温培养箱中孵育4 h。

(6)在孵育1 h时,配制monensin溶液(将2 μL GolgiStop加入到75 μL完全培养基中),96孔板每孔加入5 μL,充分混匀。

注:BD GolgiStop™ 添加剂是一种蛋白转运抑制剂,含有monensin,可在体外或体内刺激淋巴细胞,阻断胞内运输。最后导致高尔基复合体中积聚细胞因子和/或蛋白质。

(7)孵育4 h结束后,将96孔细胞培养板中的混合物转移至5 mL流式管中,用PBS洗涤细胞两次,室温400 g条件下离心5 min。

(8) 配制抗体混合液:每个流式管配制抗体混合液100 μL,取5 μL 人anti-CD3抗体,5 μL人anti-CD56抗体加入至90 μL的PBS中。(9)将离心后的细胞用100 μL的抗体混合液重悬,轻轻用移液枪混匀,室温条件下避光孵育25 min。

(10)孵育结束后,用PBS洗涤细胞一次,室温400 g条件下离心5 min。去除上清后用300-400 μL的PBS重悬,立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,待测样品置于冰上避光保存。

实验组别设置

结果分析:

 

图注:以FSC-A和SSC-A参数画门(P1)圈出有活性的PBMC细胞,以CD3-CD56+画门(P2)圈出NK细胞,对P2门内细胞进行CD107a阳性表达分析。

 

图注:用NKG2D抗体阻断NK细胞表面的NKG2D(NK细胞激活型受体)明显降低了NK细胞的脱颗粒活性。

写在最后,以上实验是笔者本人根据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的,受限于本人知识的局限性,文中难免存在疏漏,还望各位学者海涵,不吝赐教。

 

参考文献

1. Alter, G., J.M. Malenfant, and M. Altfeld, CD107a as a functional marker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. 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, 2004. 294(1-2): p. 15-22.

2. Cohnen, A., et al., Surface CD107a/LAMP-1 protects natural killer cells from degranulation-associated damage. Blood, 2013. 122(8): p. 1411-1418.

3. Aktas, E., et al., Relationship between CD107a expression and cytotoxic activity. Cellular Immunology, 2009. 254(2): p. 149-154.

4. Lorenzo-Herrero, S., et al., CD107a Degranulation Assay to Evaluate Immune Cell Antitumor Activity. 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(Clifton, N.J.), 2019. 1884: p. 119-130.

2023年4月18日 00:32